1.空話
1.1.何謂“無空”?
因為下面的內容比較刺激,
所以先說點廢話。
“武藏臨死前將自己畢生到達的境界,以及鑽研的技法整理撰寫而成。
這是一套分為地水火風空5卷的書籍,
是“武藏”這個人集大成的存在。
……
讓讀者以“腦海中主動浮現出”的形式,
從根本上理解二天一流的解說。
而最後的空之卷,據說是用名為“相對”的技法,
將武藏個人對“空”的理解撰寫而成的東西。 ”
-《Fate Grand Order》
“無空”其實就是我個人經過空話、空論、空集、虛空、我空以及空想過後,對“空”的理解所撰寫而成的東西,
也就是“無空”正是對王國之心系列的讀後感,
“無空”就是我對“王國之心是什麼”這一問題的答案。
1.2.解明
其實我前文寫得這麽複雜是有兩個目的的。
一是勸退,
沒錯,就是勸退,
本來以下的分析是不用花這麽多筆墨的,
但我覺得這結論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到的,
但堅持了前七章的人,基本上都已經不太在意我誇張的分析了,
不能忍受的人早就放棄閲讀了,
所以我也放心把這分析說出來,算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吧。
二是方便解釋,
其實我在上篇的《真心為你》開始,就已經在闡釋這個假說了,
甚至連中上篇《心·年代記》這個類記錄類的文章都有伏筆,
而整個中下的《逆光的指引》到處都有這個假説的伏筆,
到《虛空篇》根本就差一步就將謎底給揭露了。
可以說《真心為你》、《心·年代記》和《逆光的指引》這十萬多字都是為了這個假說而鋪排的伏筆和解釋的前設而已,
但不知道是不是我語言障礙,還是我寫得太隱晦,
結果好像並沒有人想到這東西,
所以在這章《無空篇》,我只要把前文的伏筆一次過揭露出來就行了。
對,我在這章《無空篇》要說的正是whydunit,
也是這篇讀後感系列最初的目的、最後想闡釋的假說:Kairi野獸論。
2.Kairi
2.1.Kairi Dream Eater論
首先先打一個底,
在KHX的3周年的賀圖,
Kairi在兜帽上有一對疑似貓耳的獸耳,
而我認為這對獸耳正是Chirithy的貓耳。
因為這是Dream Eater的獸耳,
所以我本來以為在KH3裡,
Kairi會像是DDD中的Riku那樣變成Spirit,
然後會用覺醒之力,把Sora從自我犧牲後救回來的。
所以如果KH3之後的劇情真的讓Kairi成為Sora的Chirithy的話,
那就請當我下面什麼也沒有說。
2.2.Kairi野獸論
2.2.1.“你真的可以接受像這樣的我嗎?”
“本当にこんな私でもいいの
你真的可以接受像這樣的我嗎?
ねえいいの
是真的可以嗎?
あんまり期待させないでほしいよ
希望你不要對我抱有太大的期待”
-《誓言》
在《空論篇》中,
曾經説到,5 leaders有三至四人在現代都擁有記憶障礙,
然後說了“KH還有一個角色是有嚴重的記憶障礙”,
其實這人就是Kairi。
根據u本時間軸,
Kairi和Aqua見面時,是KH1的10年前,
而Kairi在KH3是這樣說的:“對不起,我沒有小時候的記憶...”
Aqua這樣回答:“不會,因為妳還非常小,就算沒有失去記憶,想必也不記得了。”
根據學徒Xehanort所書寫的隱藏報告3:
“每当她想要寻找回那时候的记忆时,都会出现拒绝反应。”
實驗體X在進入Pod裝置後,出現了嚴重的拒絕反應,
她無法找回其失去的記憶。
而根據Ansem Report 10:
“假使公主们与键刃具有密切联系,似乎她们会产生共鸣...
我挑选了一个特别的女孩。我不知道她是否具有公主们的力量。但是,这是一个机会,而且这是一项试验。她也许能够带我到键刃持有者的所在地...
我将把她送到其他世界的海洋中。”
沒錯,直到KH3為止,
Kairi始終沒有恢復遇到Sora他們之前的記憶,
這其實是一個由KH1開始就沒解決的大問題,
我本來也以為野村不打算解決,或者他已經忘了這個設定,
但是在KH3中,當Xehanort砍向Kairi時,
Kairi的肉體卻像玻璃般粉碎了。
KH的特效是不會亂用的,
正如之前在《偽典4》提及的數據特效,
而KH3的Sora敗北特效也是有故意為之的,
當Sora被Heartless打敗的話,Sora是有心飛出來的;
相反被非Heartless打敗的話,Sora是沒有心飛出來的,
這點甚至在boss戰也有體現的,
Ansem打敗Sora時是有心的,Xemnas則沒有。
所以Kairi這段重中之重的劇情,實在不可能亂搞特效,
而像這種“肉體像玻璃般粉碎”的特效在KH也出現過,
正是358結局的Xion。
那為什麼Xion的“肉體像玻璃般粉碎”?
Xion這裡的解釋是,記憶碎片所組成Replica,
其玻璃般粉碎的特效正是因為Xemnas在裡日記將Xion比喻作“鏡子”。
如果以上的假設是正確的話,
那Sora認識的Kairi可能就是“偽物”,
是由別人的記憶碎片所組成非生命體,
那Kairi是誰的記憶碎片?
正如我在《空論篇》所說,
時間穿越最應避免的是接觸“悖論”,
而該如何避免悖論呢?
那自然就是刪除自己已看見的“未來”的記憶,
要是沒有這段記憶,自己便不會違反“悖論”。
而有趣的是Ava失蹤了,
這就不禁讓我聯想到,Kairi可能是為了避免“悖論”的Ava複製體。
野村也曾在電擊雜誌中這樣談及:
“畢竟在宣傳片中,也有不少阿賽特感情爆發的畫面。
不過,如果是冷靜的看故事的話就會發現,
實際上阿賽特一直在表達有一定正確性的言論。
在寫《KHBC》的故事時,時常注意著不要讓大家看到純碎的反派或者純碎的正派。
但不論怎樣還是不小心讓大家感覺只有艾娃是好孩子(笑)。
嘛,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艾娃也是扣動故事扳機的人,從這個角度看也不能說她完全無罪吧。 ”
可能Kairi正是Ava為了妨礙Luxu和Mom的目的所制作的道具,
是Kairi讓米奇遇上Aqua,
是Kairi渡海找到Sora的,
是Kairi令Sora和Riku萌生出海的想法,
是Kairi讓Namine誕生的,
是Kairi跟Roxas對話,讓Roxas能夠盡快回歸Sora的,
是Kairi拾到瓶中信,讓Sora再次出發去旅行的,
是Kairi讓Sora動用了覺醒之力,從而令他成為特異點,
最終這一切的確成功讓世界脫離了預知書的命定未來。
甚至可以這樣說,正是Kairi與Sora的相遇,
讓世界脫離了預知書的命定未來。
更甚的是,Ansem Report 2是這樣寫的:
“我将进行如下试验:
从一个人的心中萃取出黑暗,将其在一颗纯洁的心中培养,使其中的黑暗得以保留并且扩大。
这些试验导致试验品心的崩溃,连最强壮的也不可幸免。我们的心是多么的脆弱!我的治疗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我把那些失去了心的人们监禁在了城堡之下。一段时间过后,我踏入下方并发现了最离奇的事情。”
英文原文是這樣寫的:
“Cultivate darkness in a pure heart.”
Pure Heart,相信也不用我多說了,
在當時當地,Pure Heart的人也只有一人,
對,Kairi。
正如Vanitas在小說所說:
“這世上不擁有純粹之物。”
但只有一種可能東西可以保持永遠,
那就是“偽”物,人為的善意,人為的純粹之光。
上面稍微說得有點誇張了,
但就算手法不同,或者跟我的猜想有很大出入,
即使Kairi不是偽物、不是記憶碎片,
這仍然不改Kairi的“記憶障礙”是一段很值得懷疑的劇情,
相信野村之後會在這一點上大造文章的,
只能希望到時候野村能做個人吧。
雖然“記憶障礙”對Kairi來說也是相當殘忍的情況了,
但邪惡的野村並沒有放過Kairi,
而且更殘忍的事還不僅僅是這樣。
2.2.2.離別之苦—“感到後悔也是沒辦法的”
“悔しくて仕方がない
感到後悔也是沒辦法的
ダサいくらいしがみついたまま
因為放不下而就這樣狼狽的
眠りたい 毎日
睡著的每一天
約束はもうしない
已經不需要什麼承諾了
そんなの誰かを喜ばすためのもの
那只不過是為了讓誰開心而準備的東西”
-《誓言》
我以前也說過,
一個故事的構成有兩個基本要素,
一是矛盾,一是解決矛盾,
而KH的系列故事劇情,基本是由兩大矛盾所組成的,
其中一個矛盾便是離別之苦。
2.2.2.1.“心的痛楚就是我們羈絆的證明。”
Sora曾經在KH3這樣說過:
“Hurting is part of caring.”
“心の痛みが絆なんだ。”
“因為我們之間有羈絆,所以心才會這麼痛,
心的痛楚就是我們羈絆的證明。”
那又該怎樣去理解Sora這句話的含義呢?
我個人是這樣理解的。
我曾經在《夜空篇》提過一篇FFversusXIII的訪談,
當中野村就提過有關“羈絆”和“傷痛”這兩個關鍵詞。
“野村:現在的大綱真是很讓人悲痛的。
該說是羈絆是與痛楚同在好呢,感覺上是故事本身是可以稱為 悲劇的,
……雖然這不等於說沒有女性角色,但主軸還是羈絆伴隨著痛苦的故事。
北瀨:……是去實現至今為止自己想做而沒能做到的事情的舞台。
我覺得做出結局讓人帶有遺憾的遊戲也不錯。
有爽快感的結局是一方面,但留有遺憾的方式應該也行得通吧。
野村:……這雖然是帶有痛楚的故事,
但圍繞著角色們和主人公的友情這個部分,是我想要忠實表現的部分。
這個故事裡,一方面與同伴對話、度過同樣的日常生活是快樂的,
但同時他們背負的東西也是沉重的。
北瀨:
即使是悲劇,但只要存在有希望就夠了。”
不用我多說,KH3其中一個劇情重點就是“讓分離的眾人重聚”,
由KH1的Sora, Kairi, Riku,
到Com的Sora, Namine,KH2的Roxas, Sora,
再到358的黃昏組,bbs的Terra, Aqua, Ven, Vanitas ,
相信我也不用再解釋離別所帶來的傷痛,
大家都有切膚之痛的感覺。
“想和某人在一起”這種願望是很理所當然,
Kairi想和Sora在一起也是很理所當然的,
Kairi甚至在KH2因為太想念Sora而鼓起勇氣出發去找Sora。
“If you want to take it to an even higher level
All you gotta do is say the word
You know I'll follow”
—《Don’t think twice》
而在《真心爲你》中,
我是這樣去描述Sora和Kairi之間分離的情況。
“Kairi一定很痛苦吧,
本想守護的人,卻為了拯救她而自我犧牲了,
但就算她這麼痛苦地哀求,Sora也沒能回到她的身邊,
他找回了他心中的光,可她卻失去了她心中的光,
故事就這樣完結了。”
Ava在UX是這樣說的:
“悲痛的記憶是沒有必要的,
我不希望大家繼承這樣的傷痛。”
所以讓蒲公英進行“追體驗計劃”來覆寫記憶,
是為了讓成員不繼承消滅的悲痛,由此讓他們沒有悲痛地延續到未來。
Luxu在KH3也這樣說:
“試圖拯救想自我犧牲之人,就會孕育出新的自我犧牲,這就是所謂的負面連鎖。”
“或許連繫的心確實能夠成爲你的力量吧,反過來説,也有可能被相繫之人給予痛苦與負擔。”
正如電影中Megara為Hercules犧牲,Hercules為Megara犧牲一樣,
Rc中Data-Roxas也曾因這種“負面連鎖”而妨礙Data-Sora前進,
而DDD中Sora也正因為負擔太多痛苦而墮入惡夢之中。
所以只要有自我犧牲就必然會令另一方痛苦,
也就是Sora所說的:“心的痛楚就是我們羈絆的證明。”
2.2.2.2.“玉女思君”
我在《夜空篇》中提到的母神穆因,其名字正是威爾斯語的仁慈,
也已經說明了艾特羅對人類無節制的愛,使人得到了比死更難受的結果,
可見對他人仁慈,未必會獲得別人所希望的結果。
在《我空篇》當中,
我曾經提及過ux封面中的荷包牡丹的含義,
Bleeding Heart的花語是:過於善良的人;過份討好人,
但又同時指魔羅,即愛欲、樂欲和貪慾,
正是也顯示過份討好別人,“愛上他人”的慾望(愛欲),或者會給予被愛者“情感上的負擔”。
“試圖拯救想自我犧牲之人,就會孕育出新的自我犧牲,這就是所謂的負面連鎖。”
所以我在《我空篇》才說:“心引領一切造業行為”,
因為有心,才有“業因”和“結”,最終導致“業果”。
“或許連繫的心確實能夠成爲你的力量吧,反過來説,也有可能被相繫之人給予痛苦與負擔。”
對,Sora的自我犧牲與離別極有可能給予了Kairi痛苦與負擔,
Sora的過份仁慈,可能會給Kairi帶來比死更難受的感覺。
那這裡又有另一個問題了,
Sora的自我犧牲會給Kairi帶來怎樣的痛苦?
叔本華及佛洛依德都有用“刺蝟困境”這故事來描述他們對於人和他人建立人際關係的看法:
儘管是基於好意,但人和人的親密關係常會伴隨一些對彼此的傷害。
Player:“Chirithy是怎麼想的?我該怎麼辦才好?”
Chirithy:“我,不希望Player消失,
雖說可能會違背預言者大人的意志,
不是作為使魔,而是作為朋友,
我不希望你參加戰鬥。”
正如上面所說,在KHX的3周年的賀圖上,
Kairi的兜帽上有著一對獸耳,
而我在《空想篇》就已經說明“獸性”和“罪”的關係,
所以這野獸的耳朵又代表人類的哪種“惡意”?
嫉妒在七宗罪的代表動物中不只有“蛇”,還有“貓”。
至於“嫉妒”這點我也在《空想篇》解釋了,
妒忌其實是情緒上的痛苦,
一種主要來自於失去某些東西或期望個人失去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特別是在人際關係領域)的關注,
所造成的不安、恐懼和焦慮的消極思想,
妒忌歸根究底其實就是“害怕失去他人的愛”。
對,是“害怕失去他人的愛”所衍生出的罪行,
而最諷刺的是,妒忌是建基於“戀慕”之上的,
只要沒有戀慕,就不會“害怕失去他人的愛”,
就不會“妒忌”。
所以當戀慕Sora的Kairi失去了Sora的話,就會很容易萌生出“妒忌”,
再繼而產生出憤怒、怨恨、與自己產生分歧的感覺、無能為力的無助,以及厭惡,
最後,強烈的妒忌可能會產生對他者憎恨。
在《空想篇》中也曾經提及,妒忌的代表惡魔正是莉莉絲,
莉莉絲也是天主教將他教神明妖魔化的結果,
她原型是來自蘇美神話的,
在基督教與猶太社會中,莉莉絲永遠是邪惡的象徵,
但在更古老的蘇美神話與巴比倫神話裡,
莉莉絲卻是善良的化身。
在蘇美語中,
莉莉絲的名字代表空氣中的精靈,與猶太神話中的女惡魔相比,
蘇美神話對莉莉絲的描述則正面多了,
她通常被指為光之神,與希臘神話中的女月神相似,
對,就是代表“純粹之光”的女神。
把“妒忌”一詞套用在Kairi身上的話,那就是“與自己產生分歧、無能為力的無助、厭惡”,
而“嫉妒”、“憤怒”、“怨恨”、“厭惡”、“人性的惡意”這幾個詞又和某東西聯繫上了,
負面感情,Unversed。
2.2.2.3.“無限暗”
“野村:细心观察的玩家的话,应该会注意得到才对。
也就是说,庞大的伏笔已经开始了。”
在《空論篇》和《空想篇》中,
我也嘗試解釋了關於紅眼論的推測,
簡單而言,就是由負面感情所產生的怪物,
也就是人性中的惡意,即罪。
所以可以說紅眼怪物跟Kairi有一定關係,
甚至誇張地推測,
Kairi在KH3之後很有可能去操控紅眼怪物去毀滅這個宇宙的法則,
好讓“特異點”的Sora回到她的身邊。
說到“罪”,那就不得不提到“本罪論”,
那提到本罪就又不得不提到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的第三質點是理解,
意指:
“將智慧的無限閃光帶入理解的容器中,
給智慧以廣度和深度上的理解/誕生感情的陰性容器/原因/為自身的原罪悔改從而回歸上帝。”
理解的數字是三,三象徵著一個平面,
同時三點構成一個三角形,點和線段都沒有形態,
所以理解會被稱為形態(Form)之母;
理解是抽象的陰性原則,與智慧互動,兩者的愛情構成了其後的世界。
因著從理解之後,
造物者的創造才有了形態(Form),
如此王冠、智慧和理解被稱為無形的世界,
而其後的世界被稱為有形的世界。
如果將Kairi(純粹之光)代入到“理解”的質點上,
那正對應了小孩子重塑世界的傳說,
有形的世界正是由光重塑而成的。
然而,
正因為“理解”是形態(Form)之母,
所以當“理解”不再理解,
希望和他人重新Reunit,回到無形的世界,
那有形的世界就會土崩瓦解,
當“理解”顛倒至“逆生命之樹”時,
可能是9i,含義是“不安定”,使物質世界不再安定,
同時也是“悲傷”之罪,
Kairi這人正符合了“i”的虛數原則,以及因失去Sora的悲傷之罪。
正如我之前在《空想篇》提到的塔羅牌,和《我空篇》的太極一樣,
黑白顛倒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開鎖”和“上鎖”也只不過鑰匙向左還是向右的問題而已,
其行為在本質上是沒有分別的。
更甚的是,生命之樹從來就有從下走至上,到達原人亞當的位置,
也即是“光之巨人”,即光之純粹體,即sefirot,
之後再往上就是“神之領域”,
即是我們常見的“0,00,000”的說法,
第一層稱為無(Ain、0);再一層稱為無限(Ain Soph、00);最後一層是無限光(Ain Soph Aur、000)。
那麼,逆生命之樹的1i(無神論)再往下走會是什麼呢?
9i再向往下走會見到什麼呢?
如果生命之樹最後一層是無限光(Ain Soph Aur、000),
那麼逆生命之樹的最後一層就是無限暗,
也即是《啟示錄》的敵基督,即控制七角十頭獸的巴比倫大淫婦。
《啟示錄》:「天使對約翰說:『你到這裏來,我將坐在眾水上的大淫婦所要受的刑罰指給你看。』」
Mom在ux這樣說:
“與暗的戰鬥從過去到現在也沒有停止過。”
之前在《空想篇》就猜想過:
“Mom在獲得了“智慧”的質點後,便發現了踏入“神的領域”並不能拯救這個世界,
所以轉為Qliphoth,成為“暗之純粹體”,
由此來解決kh宇宙所面對的問題。”
然而正如Mom登不上神的領域,我覺得這次Mom也登不上敵基督的領域,
但說不定Mom也知道,所以故意組建Union,
讓這些人填上Qliphoth空缺的10i,
之後就能夠透過凝視之眼,
類似13個Xehanort分身再次融合為1人那樣,讓Kairi一人直接登上“敵基督”的層次,
由此破壞“王國之心”及其一系列的法則,務求完整地完結與暗的戰鬥。
或許之後的故事發展正如戀人牌所指:
牌面都是二個人,
但戀人中二人真心相愛而被受天使祝福,而塔上二人則挑戰上蒼而得報應,
而1+6=7,
參照戰車牌,運用力量得宜最終會戰勝,反之,以人力挑戰上天則必然導致失敗。
2.2.2.3.“世間本無善惡,端看個人想法”
可能有人這裡就要反駁:
“純粹之光的Kairi不可能墮進黑暗的吧?這個假說從一開始就不成立。”
可惜的是,在KH世界觀下,這是完全可能的,
光之公主的確是可以使用黑暗力量的。
Sora:
“Elsa怎麼可能使用黑暗力量!”
Larxene:
“但Elsa似乎不太一樣,
看看那座莊嚴的冰宮,是她用原本再也不願使用的力量蓋起來的,
那是和黑暗相通的力量—”
“現在還很難說,端看自己怎麼想。”
對,這裡就出現了這麼一句《夜空篇》的核心句子和中心思想,
就是V13的2008年預告中,最後作總結的那一句:
“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William Shakespeare.
譯作中文則是:「世間本無善惡,端看個人想法。」
再看Larxene對Elsa觀點的解釋:
“她若認為自己的力量是邪惡的,就會染上黑暗,
而且她為了解放自己的心,接受了這份力量,
到底她將來會走向光明還是黑暗—不覺得很有趣嗎~?”
到底Kairi將來會走向光明還是黑暗—不覺得很有趣嗎~?
或許有人就要跟Sora那樣說了:
“我才不管你們的興趣,我絕不會讓Elsa墮入黑暗。”
那我也就只能跟Larxene說出一樣的話:
“這要由她自己的心來決定,你管太多了,
這樣不會受女生歡迎喔。”
“是男生的話,就不要一天到晚多管閒事,有時要靜靜在一旁守護!”
對,本來“和Sora離別”不會令Kairi出現以上“獸化”的情況,
但正是Sora的這點“多管閒事”的性格,
成為了壓挎Kairi的最後一根稻草。
Larxene:
“It’s her choice to make, not yours. ”
“You wanna help her? Then stop trying to be her hero!
Let her figure things at her own way! ”
2.2.3.理解之苦—“Baby, I don't wanna know”
“I want you for a lifetime
So if you're gonna think twice
Baby, I don't wanna know
Baby, I don't wanna know
Everything is just right
But if you're gonna think twice
Baby, I don't wanna know
Baby, I don't wanna know”
—《Don’t think twice》
其實Kairi在KH1已經和Sora分開過一次了,
所以已經體驗過離別之苦了,
而且她在KH2也已經找到了“踏出一步”這麽一個解決辦法,
僅僅只是和Sora離別還不會令Kairi崩潰,
這也是我在《偽典4》堅信Kairi可以“把自我犧牲的Sora拯救回來”的主要原因,
只要Kairi沒崩潰,就必定可以救回Sora。
但是,正如我在《空話篇》所說的那樣,
“然而,野村比我想像中更加殘忍,
他一個個kh3預告打在我臉上,就像是告訴我:
現實是沒有‘不付出便可以得到成果’這麽美好的事情,單靠心靈的聯繫,什麼事情也解決不了。
結果這個故事就向“無可救藥”的方向狂奔下去了。”
在KH3中,邪惡的野村決定落井下石,
決定讓Kairi肩負上一個一直在KH系列沒有解決過的問題,
那就是“理解之苦”。
綜觀KH各代的故事劇情,
這種“言語不能完全傳達自己內心想真正想傳達的意思”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358中,
從Axel知道秘密之後,
Xion的尋求真相,Roxas的離開,
再加上Saix和Axel的目的不一致,
他們就沒有“理解”到對方在想什麼,
最終導致了遺憾的悲劇。
bbs亦是如此,
由老一輩的Xehanort和Erauqs因不理解而互相錯過對方,
到Terra、Aqua和Ventus互不理解所致三人決裂,
最終讓事情變成三人分離,
甚至延續至今的Ventus和Vanitas問題,
歸根究底也是“不理解”。
而野村甚至喪心病狂地將“理解之苦”誇張化寫出來,
那就是KHX系列,
由KHX的Union內部紛爭,
到XBC中五位Master因猜忌而互相殘殺的事情,
可以這樣說,KHX的Keyblade戰爭也正是因“理解之苦”所造成的。
再到Union Cross中Strelitzia不被Player理解的傷痛,
五位Union leaders也有開始這種傾向,
甚至粉絲間在Khx之後開始的狼人殺猜叛徒的討論,
都是由“理解之苦”所造成。
安江泰:“我想讓粉絲感受到角色們的痛苦。”
在《空論篇》我也說過,
野村是一個相當陰險的人,性格相當的惡劣,
而且在最近的推特留言中,也已經可以看出野村是真的很樂在其中,
以野村為首的一眾Staff,尤其是寫劇本的岡勝,真的似乎是故意這樣做的,
只要參與狼人殺的討論,就會身陷“理解之苦”,
那就正中野村的下懷,
所以有人應該留意到我在偽典系列前後就減少了對“叛徒”的關注程度,
因為“你在甚麼事上論斷人,就在甚麼事上定自己的罪。”(羅馬書 2:1)。
扯遠了,說回正題,
可以說所有KH的矛盾都是由“理解之苦”而生,
所以KH3看似解決了很多問題,
但其實什麼都沒有解決,甚至把問題惡化了。
這裡再引用下《夜空篇》中引用13-2的小說:
“「我懂了……你只是感到寂寞吧?......
想要受到祂的關注,就像林澤和脈衝一樣。
我也看到了,能夠理解當時感受到的是什麼,
那種像是在用刀在身上留下傷口般的悲傷,而胸口的痛楚則像是要將自己撕碎一般痛苦。
你……雖然凌駕於人類之上,卻無法理解這些。
如果你是人類的話,很容易就可以理解了吧。」”
“直到布涅貝哲進入沉眠之前,艾特羅都沒有停止傷害自己。
儘管沒有情感的祂無法解釋自己為何堅持如此做的理由……。”
正因為在神話中說及艾特羅的自殺,
其實也只是因為這個小女孩希望獲得父親的注意而已,
祂(她)或許只是希望父神(父親)看她一眼而已。
對,其實正因為穆因、布涅貝哲和艾特羅也不能互相理解,
才搞出新水晶神話的一系列悲劇,
而FFV13的劇情是:
“雖然Noctis和Stella命中註定在一次甜蜜的相遇中認識,但是事情的發展將使這兩位年輕男女身處敵對兩方。”
兩人或許正是雙方的誤解,而因“復仇”而失去一切,包括互相的摯愛。
而我也在《虛空篇》找了很多論據去解釋了,
人類是不能透過語言和文字互相理解的,
就像艾特羅想要父神關注她一樣,
那麼,Kairi想要什麼?
不如說,Kairi的願望是什麼?
2.2.3.1.無理的願望—“只是突然回想起過往 (啊啊真想哭泣)”
“たまに堪えられなくなる涙に
偶爾忍不住而留下的眼淚
これと言って深い意味はない
但這沒有什麼深刻的意義
ただ昔を突然思い出し (ああ泣きたい)
只是突然回想起過往 (啊啊真想哭泣)”
“胸の高鳴りを重ねて踊ろうよ
跟隨著內心的鼓動跳舞吧
今を生きることを祝おうよ
為此刻活著這件事而慶祝吧”
-《誓言》
可以按人物性格這樣去推測,
在Sora為她自我犧牲之後,
Kairi一定很後悔,一定很自責,
她不想失去Sora,她不想Sora為了她而自我犧牲,
“想和Sora永遠在一起”,這就是她的願望。
她為了和Sora在一起,
甚至在KH1後思考了一年,在KH2終於決定“踏出一步”主動去尋找Sora,
目的就是跟上Sora的步伐,
讓自己能和Sora站在同一個位置上。
其實在KH1中,Kairi就已經這樣說過了:
“也許吧,
去海的另一端,雖然有點可怕,
現在卻有點興奮,
不管去哪裡,不管看到了甚麼,
我絕對會再回到這裡,對吧?”
“Sora,不管發生什麼都不要改變喔。”
可以說,Kairi所追求的是“不變”。
她希望身邊的一切都不要改變,尤其是自己跟Sora的關係,
所以她不希望與自己親密的Sora出現變化,
這也是我以前在微博推測“即使Sora向Kairi告白,Kairi也會拒絕”的原因,
因為她的願望是“沒有變化”。
所以《Don’t think Twice》的台詞才是:
I want you for a lifetime
我想一輩子都擁有你
So if you're gonna think twice
如果你還有疑慮
Baby, I don't wanna know
寶貝,我不想知道
Baby, I don't wanna know
寶貝,我不想知道
Everything is just right
一切都完美無缺
But if you're gonna think twice
但如果你還有疑慮
Baby, I don't wanna know
寶貝,我不想知道
Baby, I don't wanna know
寶貝,我不想知道”
然而,Sora是這樣回答的:
“私わたし の 地図ちず に 載の っていない 海うみ は 遠とお くない
我的地圖上沒有記載的那片海洋,並不遙遠
Let me face, let me face
Let me face my fears
Let me face, let me face
Let me face my fears
私わたし の 知し らない 私わたし に 早はや く 会あ いたい
我前所未知的自我,期盼早日相遇。”
-《Face my fears》
野村哲也是這樣回答的:
“《王國之心》並不是現實主義的遊戲,不過我希望玩家可以從中看到現實的影子。
比如,我們小時候有很多朋友,其中也會有自己摯友的小群組。
但隨著年齡變化,友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Sora經歷了Kh1, Com, Kh2, Bbs, 358, Rc, DDD的一系列事情後,
他認為“幫助對方的一心”是有用的,透過自我犧牲來維系與對方的羈絆是合理的。
“生まれつき
沒有什麼人
臆病な人なんていない
天生就是膽小的
初めてのように歩きたい
多想像初次行走勇往直前”
-《Face my fears》
在U本中亦指出,OP中的台詞正是Sora本人的想法,
「被奪走的世界,被奪走的心,
即使聯繫被切斷,
假如那是命運的話……道路亦會指向歸途。」—Sora.
可以說Sora所追求的是“變”,
包括了自己和他人的“變化”,
所以他才期望作為“Nobody”的Roxas回歸,
而這點追求的“變化”其實和Xehanort等一眾暗之探求者的想法非常相似,
這也能解釋為何在KH3 OP結尾Sora手握住了代表Xehanort的金棋子。
Sora本人是在堅持“Face my fears”來與“我前所未知的自我早日相遇”,
去認識更多朋友,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希望治癒一切與他有聯繫的傷痛,
Sora性格就是這麽純真,就是這麽一個向光明勇往直前的陽光少年,
可以為他人甘願犧牲自己的人,
甚至可以說,包含迪士尼世界的整個KH3劇情都在為“Sora的自我犧牲”提供合理的理由,
讓整個行為看上去變得更理所當然。
但誇張一點說,
我其實覺得這個行為其實有點類似“對自己的施暴”,
Sora的心可以無限切割,可以容納他人的傷痛,
他對黑暗非常遲鈍,也不會算計他人,
結果就直接導致了Rc和DDD的兩件事件。
經歷這兩件事之後,
Sora仍舊相信他的自我犧牲,或者說“幫助對方的一心”是必要的,
於是他又再一次在Kairi面前自我犧牲了,
Sora在KH1為了Kairi而自我犧牲了,
Sora在KH3又為了Kairi而自我犧牲了,
如果之後Kairi或者其他人再有危險的話,Sora也必定理所當然地選擇自我犧牲的,
誰也阻止不了,
Sora的情況就像Xigbar所說:
“不對,你也衹有抵達心所連繫之處這條路可以走而已。”
但是試着換位思考,
如果有一個朋友為了你自殺兩次,甚至之後會願意繼續為你自殺,
你會怎樣想?
所以會對他感到痛心,會去阻止他,會去保護他,也是很理所當然的想法。
我這裡不是想去批判Sora的行為,
Sora救人的行為絕對是正確的,
不能否定因他的自我犧牲而獲救的生命,
也不應該否定由此得來的Happy ending,
他的自我犧牲是有意義的,是有價值的。
然而,Kairi萌生出想要阻止他自我犧牲的感情也是理所當然的,
同樣,Kairi也深知自己必須尊重Sora的意願,
所以在KH1時,她回答:“I know you will. ”
並決定在命運島等待他,
到KH2結尾瓶中信後,她仍然交出了護身符並和Sora約定,
到KH3,她在修行途中向Sora寫信,最後卻將信件像日記般收起了,
到KH3終章決戰前,她還和Sora交換了帕朴果,
Kairi:“這是為了讓我們不要再分開的魔法。”
正如《虛空篇》所說:
榮格認為人性是矛盾的,
如果表現於外的意識中的性格是東,在無意識中補償性的性格往往是西,
他認為人內心深處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隱秘的欲望、想法和恐懼等等。
毫無疑問,Kairi的情感是矛盾的,
Kairi想尊重Sora的意願,亦做出了相應的行為,
同時,“想和Sora永遠在一起”內心深處的願望依然存在,為此她為了“不變”而默默努力着。
這就是我在《空虛篇》所說的“無理的願望”,
《致死的疾病》是由丹麥哲學家索倫·奧貝·齊克果所著,
當中提到致死的疾病就是“絕望”,一種存在主義孤獨,
他認為絕望是不接受自己不想要的自我或固執於現狀的自我、最終「失去自我」,
甚至對自我的感傷要高於對身外損失的悲痛,
他認為這也就是基督教所講的原罪。
《空虛篇》也有說:
“人們因為個體間溝通而掙扎,但人們又不想受傷,因而出現個體與個體隔離。”
也與榮格認集體潛意識中的原型“無理的願望”相呼應。
“自我”都只能從自己的視角和觀念來理解世界,即表象,
痛苦、破碎、疏離、孤立,均是因為每個人只管自己的意願,
而我們的欲望和世界的供給永遠存在著鴻溝,
那就是所謂“無理的願望”。
Kairi:
“彷彿要將所有的悲傷消除一般,彷彿要將所有的心相繫一般,
為了實現,只是期望是不會實現的願望。”
在KH3後,Kairi正是面對着“欲望和世界的供給永遠存在著鴻溝”的處境,
她“想和Sora永遠在一起”的欲望,和“Sora所祈望”的供給永遠存在著鴻溝,
這是她內心壓抑着的、無理的願望,
所以《Face my fears》和《誓言》其實是一個矛盾,
Sora無法對人見死不救,
Kairi無法接受Sora的自我犧牲,
Sora和Kairi在思想上無法互相理解對方。
Sora:“嗯,我會負責保護Kairi的。”
Kairi:“不,是我要保護Sora。”
Luxu:“試圖拯救想自我犧牲之人,就會孕育出新的自我犧牲,這就是所謂的負面連鎖。”
他們互相想保護對方,
同時他們也想為對方自我犧牲,
可見他們的想法本質上是存在矛盾的。
同時,“變”與“不變”也是一個矛盾,
就像Ventus和Vanitas一樣,
他們即使知道對方的想法,也無法接受對方的立場,
這正是我所說的“理解之苦”。
再看一遍Larxene對Elsa觀點的解釋:
“她若認為自己的力量是邪惡的,就會染上黑暗,
而且她為了解放自己的心,接受了這份力量,
到底她將來會走向光明還是黑暗—不覺得很有趣嗎~?”
或者Kairi也知道自己的願望是無理的,也知道是出於私欲(自己的戀慕)的,
所以她一直壓抑在自己心中,就像Elsa一樣。
野村應該也知道光憑這樣仍舊無法壓挎Kairi,
因為只要Kairi移光目光,堅持著KH2的想法,
不去否定Sora的自我犧牲行為,堅信他必定會回來自己身邊的話,
那即使Sora再多“自我犧牲”,Kairi也可以把他救回來了。
Kairi:
“為了實現,只是期望是不會實現的願望,
我決定要向前邁進。
新的旅程,也許意外地簡單也說不定,
或許已經開始了也說不定,
在這片天空(Sora)所相繫的世界,
我相信最終所抵達的地方是一樣的。”
於是心理變態的野村決定再施一計,
在KH3裡讓Kairi因為自己的“無能而為”而感到無助,
讓她的心因此感受到痛苦,
令她再也不能相信與Sora作出的約定,
不願去相信Sora會回來的未來。
“約束はもうしない
已經不需要什麼承諾了
そんなの誰かを喜ばすためのもの
那只不過是為了讓誰開心而準備的東西”
-《誓言》
2.2.3.2.無能為力-“Kiss me once, kiss me twice,請把你交給我”
KH3 Sora的主題是面對“自我犧牲”所帶來恐懼的《Face my fears》,
KH3 Kairi的主題則是因自己無能為力,而請求對方的《Don't think twice》,
Kairi在KH2結尾,深知Sora極有可能會自我犧牲,
那站在她的位置上,她該如何阻止這件事再發生呢?
在KH3可以看見,她首先希望獲得自保的力量,
更甚是能夠保護Sora的力量,
由此保持“不變”,又能達到“拯救他人”的目的。
Kairi:
“不,是我要保護Sora。”
Luxu:
“試圖拯救想自我犧牲之人,就會孕育出新的自我犧牲,這就是所謂的負面連鎖。
或許連繫的心確實能夠成爲你的力量吧,反過來説,也有可能被相繫之人給予痛苦與負擔。”
“衹有某處潰堤的話,就會全倒了。”
但看完KH3的都已經知道,
Kairi的期待落空了,
她還是這麽弱小,
她甚至不能自保,
這裡凸顯出一個“無能為力”,
她無法救回Sora,
她那無理的願望永遠無法實現。
KH3,或者說野村哲也,就這樣殘忍地把現實擺在眼前,
讓她知道光靠“心”、感情、約定,
什麼也拯救不了,
所以她只能像無能、無助又渴望愛的艾特羅那樣,流出每一滴淚(Omnis Lacrima)。
那麼無能為力的Kairi在這之後又該如何實現她那無理的願望?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回答另一個問題,
在KH諸多角色中,
有誰是既追求“預定調和”,又有能力使“特異點”的Sora可以融入正常法規?
相信大家都能想到那個人物,那正是Mom。
“這個世界已經沒救了。”-Xehanort,
正如我之前在《空集篇》的推測:
“宇宙滅亡”是必然的結果,生命終有一天會消滅,
甚至可能是人心中的惡意所導致,
即使像Xehanort那樣重塑世界,黑暗還是會從人心中再次誕生,
結果只是一個輪迴、一個矛盾,
正是生命的所作所為,導致了這個宇宙的消亡,
這種情況我只能想到一個詞語了,“咎由自取”,
正如我在《我空篇》所說:
“十二因緣因果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
所以“羈絆就是痛苦”。
《空虛篇》也有說:
“自我”都只能從自己的視角和觀念來理解世界,即表象,
痛苦、破碎、疏離、孤立,均是因為每個人只管自己的意願,
而我們的欲望和世界的供給永遠存在著鴻溝。
人類無法互相理解,
因此,人會受永恆的痛苦,無法逃離“輪迴”,
這正是由羈絆的因所生成的業報,
所以Mom是這樣說的:
“與暗的戰鬥從過去到現在也沒有停止過。”
簡單來說就是,
只要人只能從自己的視角和觀念來理解世界,
那麼他的欲望必然和世界的供給存在著鴻溝,
人心中就會產生傷痛,
就像Sora和Kairi的矛盾一樣,永無止境,
那到底要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這“理解之苦”呢?
這點我在《hsn報告》和《虛空篇》也已經解釋了,
那正是Reconnect,
或者說是卡巴拉學派、叔本華和《新世紀福音戰士》的解決方法—“Tikkun ha-Olam”,
相當有趣的是,Reunited的同義詞也經常出現,
Reunited→Union Cross→Reconnect。
Recoonect:
“重新接上,重新連上;使…感覺(或理解)原來不再感覺得到(或理解得了)的東西”,
“Reconnect. KINGDOM HEARTS”這段文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由BBS隱藏片段開始,到RC隱藏片段,再到DDD隱藏片段,
甚至到了Unchained 0,以及KH3隱藏片段都有這段文字的出現。
那要在KH裡要怎樣Reconnect?
《我空篇》說了:
佛說眾生平等,
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故此,所有的生命都是“空”,
對,以佛教觀點來說,你和我都是“空”。
那麼簡單點以《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故事作比喻,
人類們都是LCL,本質上其實沒分別,
人類在本質上是無分彼此的,
AT力場就像是人心的隔閡,
就像是區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靈魂,
AT力場正是阻止我們與他人真正交流的屏障,
所以在動畫劇場版的最後,《人類補完計劃》正是讓AT力場消失,
讓所有人融為一體。
“你說的沒錯,在內心深處我們都是一樣的。”
“我們的思想缺乏某種根本性的東西。”
“我們害怕這種缺失。”
“我們害怕。”
“所以我們想要合而為一。”
“我們將會融於一體,互相補充。”
“這就是人類補完計劃。”
“沒有他人的陪伴,人類無法生存。”
“人類無法孤獨地活著。”
“儘管你自己永遠是獨一無二的。”
“這就是為何生活總是如此艱辛。”
“這就是為何生活充滿悲傷和空虛。”
“因此,你需要他人身體和精神的陪伴。”
“這就是為何我們想要合而為一。”
-《新世紀褔音戰士:真心為你》
“Kiss me once
Kiss me twice
Kiss me three times
Be mine”
-《Don't think twice》
Kairi:
“彷彿要將所有的悲傷消除一般,彷彿要將所有的心相繫一般,
為了實現,只是期望是不會實現的願望,
我決定要向前邁進。”
對,只要把所有“心”都融為一體,
那自然就不會有所謂的“理解之苦”,
每個人都沒有“自我”,就不會從自己的視角和觀念來理解世界,
因為沒有“自我”,也就沒有了所謂的欲望(願望),
於是和世界的供給並不再存在鴻溝,“無理的願望”就可以實現,
人類就可以由此達到“互相理解”。
“通過保持與他人的距離,這樣別人就不會背叛你的信任,
在一定程度上,這樣你或許不會受到傷害,
但不要忘了你必須承受的孤獨,人類無法抹去這種悲傷,
因為所有人本質上都是形單影隻的。”
-《新世紀福音戰士》
既然人類不再孤獨,自然就不會感到悲傷和空虛,
痛苦、破碎、疏離、孤立也不復存在,
這從根本上就沒有可以產生黑暗的途徑,
自然也就沒有了“罪”和傷痛,
那就可以避免人與人的紛爭,
只要沒有了人心中的惡意,
宇宙自然就不會消亡。
正如我在《hsn報告》所描述的死欲:
“死亡本能是毀滅自身存在的行爲,
是對返回到無機生命的渴望,
在那裡所有的欲望都會得到滿足,
也是對逃離紛爭與折磨的渴望。”
所以嚴格來說,“把所有心融為一體”是對人類傷痛的救贖,
既然可以清除一切的“罪”,那麼這就是一件很符合“光明”的行為。
那麼,所有“心”又該如何融為一體?
那就是“心”的集合體,
真正的王國之心了,
王國之心可以不分正邪,把一切情感和傷痛集合在一起,
那才是真正的Reconnect(Reunited),將所有“心”重新聯合到一起,
王國之心與所有的心融合為一體,一起分享傷痛,
整個宇宙便會沉入沉睡之中,
所以KH3的OP中,所有角色都站在The Final World(集體潛意識)的湖面上。
那麼回到上面的問題,
無能為力的Kairi在這之後又該如何實現她那無理的願望?
無能、無助又渴望愛的Kairi,已經無法救回Sora,
Sora永遠無法理解她那無理的願望,
無論是她給予的守護符、交換的帕朴果,
甚至她與Sora的一切約定,
一切都沒有起到效果,
讓她知道了光靠“心”、感情、約定,什麼也拯救不了。
爲了達成無理的願望,爲了讓Sora和自己溝通,
讓Sora和Kairi在矛盾上得到共識,讓天空和海洋達到相交的點上,
Kairi的辦法也就只有“Reconnect”。
正如Luxu所說:
“在抵達之時,你也會知曉自己的宿命吧。”
“開かれたドアから差し込む光
從打開的門縫照入的亮光
これからもずっと側にいたい
從今以後想一直待在你的身旁
選択肢なんてもうとっくにない
早就已經沒有選擇了”
-《誓言》
一切早就已經沒有選擇了,
剩下的也只不過是細節的問題而已,
而如果KH系列劇情真的往這方向繼續發展下去的話,
雖然很可惜,但我可以斷言:“所有KH角色在最後也不會得到幸福。”
「“誰都不會了解的。”
“你什麼,也都不了解。”
“我認為這世界應該沒有任何討厭的事,也不會有任何動蕩不安。”
“你認為他人也一定和自己是一樣的吧。”
“背叛了啊,背叛了我的感情啊!”
“一開始就是你自己誤解了,明明就是自以為是而已。”
“大家都不要我了,所以,大家都給我去死吧……”
“那麼,你的手又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呢?”
“不管我在不在對誰都一樣,什麼都不會改變,所以大家都給我去死吧……”
“那麼,你的心又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呢?”
“不如不存在比較好,所以我也去死吧……”
“那麼,你又為什麼在這裡?”
“即使我在這裡,也可以嗎?”
【沉默】」
-《新世紀福音戰士:真心為你》
2.3.小總結
雖然前面已經很好地解釋了《空集篇》所提到的“why (Kairi) dun it”,
但其實還有謎題未解決,
在一開始就說了,這篇《逆光之指引》是分析KH這個系列,
那就得做到文學賞析的程度。
那要怎樣賞析?
這裡引用劉漢初教授在《文學賞析與閱讀教學》講座中說的話:
“但簡單的說:所謂文學就是要用一種我們日常不太用的思維方式。
比如說文學的看家本領是聯想,那聯想是什麼呢?
就是由甲想到乙,由乙想到丙,由丙想到丁,
這樣的想下去,如此看到山的時候,你不一定說它是山,你可以從山想到別的,
又如「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這也是一種聯想,
你看到一個少年很強壯,會想到山,
這種思維基本上就是文學了。
所以我們不能停留在某一個字面或具體的意念上,
要從字面或意念越過某些區別性,想到別的地方。
如果你是作者,就要透過觀察某一種現象或意念,來聯想到其他地方。”
除了語言美、表現手法、形象分析、結構美、分析意境之外,
文學賞析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主旨分析,
為此必須看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感情傾向,
書評或是賞析類文章都需要評價者對作者的作品或者作者本人有足夠的了解,
因為眾所周知很多時候作者會將自己的個人經歷,
不同心境對某件事的看法糅合在作品當中,
形成強烈的個人風格,是區分於其他作者的特點所在。
所以我才故意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去搜索資料,然後寫了《心‧年代記》,
嘗試去理解我所能看到的,野村哲也的個人經歷,
所以在《逆光的指引》一開頭,我引用了尼采所著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说》中一句話:
「凡一切已经寫下的,我只愛其人用其血寫下的。
用血寫:然后你將體會到,血便是精義。
要懂到旁人的血是不容易的,我憎恨好讀書的書獃。」
那麽,說了這麽多廢話,
其實也只是想引出一個問題,
“為什麼野村哲也要逼害Kairi呢?”
所以上面所說未解決的謎題正是“why (野村) dun it”。
但正如《虛空篇》所說的一樣,
“自我”都只能從自己的視角和觀念來理解世界,
人類的語言和文字是存在很嚴重的缺陷,
人類無法互相理解,
所以把我下文所寫的當做我的妄想就行了。
既然有讀者都看到這裡了,那就不妨看我繼續挖土三尺吧,
如果看完不同意的話也沒關係,
反正也只是我個人的讀後感(胡言亂語)罷了。
那麽,來跟我一起嘗試Dive in進野村的內心吧。
3.野村哲也-“就像看到剛剛綻放的花朵散落,卻無能為力的樹一樣黯然神傷”
“如果你能看見現在的我,會怎麼想呢?
這個失去了你孤伶伶生活的我。
Everybody finds love, in the end.
(每個人都會察覺真愛,只恨為時已晚。)”
-《櫻花流逝》,宇多田光。
在看到Sora於KH3消失的時候,
說真的,我沒太嚇一跳,
本來KH3四周圍都已經是Sora的死亡flag,
甚至到Young Xehanort那都根本說出口了,
不如說Sora不消失才更嚇我一跳,
所以我在《真心為你》中以“理所當然”來描述這件事。
其實在KH3前,
我本來是猜想野村就只會解決離別之苦,
在劇情中讓Sora用nova去打破僵局,
然後Kairi作為Sora的Spirit,讓他蘇醒過來,
最後所有正派角色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順便把理解之苦這個主題給無視掉,
這也是一貫美系迪士尼風和日系熱血風作品的處理手法,
正義打敗邪惡,
大家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
但是令我嚇一跳的是,
野村哲也的完美主義和藝術家老毛病又發作了,
他決定不移開目光,決定為KH系列創造內在,
結果就搞成這樣一個沒有終點的輪迴(矛盾),
野村這樣做多了一步的結果就是要我寫這麽多字去分析這東西,
明明好好地寫一個膚淺的劇情就足夠了,
結局裡大家傻傻地跑沙灘就行了啊,
硬是要來個大冒險挑戰,該說不愧是坂口博信的弟子,還是說真有Square的精神,
所以我看完KH3結局後,第一個反應是:
“好麻煩……”
嘛,埋怨就暫時到此爲止吧,
回到正題,
“why (野村) dun it”,
也就是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感情傾向,
說到這點就不得不回顧野村創作KH的個人經歷,
也就不得不借用一下《心年代記》的文章架構了。
3.1.KH1:約定(1998-2002)
說到KH系列作品的主旨,
其實在以前各種文章中,我也曾經有略略提及自己對外傳主旨的看法。
這裡就順便整合一下,
358是遺憾,BBS和0.2是命運,
這兩點之前已經說過就不說了,
Com和Rc都是自我認知,可以說Coded是Com的總結,
透過記憶中的“遺忘”和“編碼”來重新認識自己,重塑自我,
DDD是自我肯定,尤其是讓Riku這個角色完成肯定自我的過程,
最終完成這個由KH1開始的人物塑造,
X是紛爭,曝露人的“罪”,
毫不掩飾地展示人的惡性。
但其實我很少提及我對正傳主旨的看法,
這裡就分析一下。
KH1主題是約定,
由一開始“兩人吃下永不分開”的帕朴果,
到終章前“不要忘記,我永遠在你身邊”的Kairi守護符約定,
到“照顧好Kairi”的Riku約定,
到小島重組中Sora和Kairi分開時,Sora所說“約好了,Kairi,我一定會回到你身邊”的約定。
整個Kh1到處都是與他人未完成的約定。
那麼來回顧野村的個人經歷,
1997到2002年,他到底身處怎樣的環境呢?
橋本真司於美國活動中指出KH系列經歷了22年,
由此可以得知升降機事件是發生在1997年,
也就是1997年FF7發售後,
KH已經開始初期洽商和企劃了,
內海州史是在2000年10月入職迪士尼的。
所以野村舉手加入KH就只是在1997年1月到2000年10月期間,
那在1997年1月到2000年10月期間,Square內部在發生了什麼呢?
沒錯,當時坂口博信在做FF電影,
SE當時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開發FF電影版及開發PLAYONLINK網絡服務上,
最終電影於2001年發行後,坂口負責請辭副社長一職,轉任遊戲開發部部長,
甚至於2013年離開SE。
野村:
“坂口先生是最终幻想之父,
在我们公司里,只有很少的人见过他,
很多做FF的员工从来都没与他共事过。
我这一代可能是有幸与他直接一起工作的最后一代。
那时候的我脾气不太好,我想先生也许会觉得我是个很难一起工作的家伙。
他有很多学生,在那些学生中我是“最奇怪的那个”,
但我认为我是唯一继承并延续他制作游戏的理念的那一个学生。
不过现在我们已有很多年没有联络了。”
當野村開始製作王國之心的時候,坂口給了一點建議,
他問野村到底想創造一款怎樣的遊戲,
而野村也告訴他:我想做一個簡單的主角最後打倒魔女的冒險故事,
然後坂口就說這樣不行,你需要創作一個能吸引更多最終幻想粉絲的故事,
所以沒必要做得這麼簡單。
這就不難理解野村為什麼要寫出KH1的劇本,
Kairi說:“不要忘記,我永遠在你身邊。”
Sora說:“約好了,Kairi,我一定會回到你身邊。”
Kairi答:“約定了。”
其實Sora和Kairi之間的約定也側面證明了野村想對坂口所說的話,
剛好也呼應了KH1中Sora和Kairi分開後,
Sora遠去展開冒險,Kairi留在島上等著,
兩人再無交集地展開了各自的人生。
3.2.KH2:啟程(2003-2005)
雖然從結局上,KH2的主旨看似是重聚,
但實質不是,
因爲kh2第一個pv開首句是“Thinking of you, wherever you are. ”
這句話是來自結局中Kairi交給Sora的瓶中信,
“給在這個世界某處的你,
彷彿要將所有的悲傷消除一般,彷彿要將所有的心相繫一般,
為了實現,只是期望是不會實現的願望,
我決定要向前邁進。
新的旅程,也許意外地簡單也說不定,
或許已經開始了也說不定,
在這片天空(Sora)所相繫的世界,
我相信最終所抵達的地方是一樣的。”
根據訪談,KH2是在2003年7月開始計劃,2005年發售
2003-2005年,Square又發生了什麼?
這段時間發生了三件事情,
一是2003年Square和Enix合併,
二是2003年實行《FFVII補完計劃》,
三是2004年野島開始構建「Fabula Nova Crystallis」,代表「新的水晶故事」,
這三件事均呼應瓶中信中,
“新的旅程,也許意外地簡單也說不定,
或許已經開始了也說不定。”
由此可見野村當時是想跟Kairi一樣去向前邁進的,
他是想去啟程的,
他相信在這片天空(Sora)所相繫的世界,
最終所抵達的地方是一樣的。
“不管多麽深層的黑暗,其深處也一定會存在著光茫。”-野村哲也,KH2 U本。
3.3.KH3:無能為力(2013-2014)
我在上面已經花了很多筆墨去寫出KH3的主旨,
KH3整篇就是在描述“自我犧牲”,以及側面暗示失去後的“無能為力”,
這裡就直接說一說野村哲也的事情吧。
“在遊戲藝術風格方面,野村認為天野喜孝是給他帶來最大影響的人。
其他四位被他視作帶來主要影響的「前輩」還包括坂口博信、北瀨佳范、伊藤裕之和高橋哲哉。
在思考關於王國之心的遊戲系統創意時,戰鬥系統設計師伊藤所做的工作給他帶來了很大啟發。”
-維基百科。
“不是的,吸取到的就只有他們創作的思維方式。成為監督時雖然想著「我成不了他們那樣的人」,但因為跟他們四位一起製作時很開心,便想「大概只要大家都做得開心就好」”
“教會我很多東西的初代《王國之心》的宣傳製作人野村匡先生,他那時也一直跟我說「玩家是不會想要看到我們遇到的那些困難之處的」”
-野村哲也。
“他(野村)问我“听说你要辞职,以后有什么打算么?”,
由于我那时还什么都没想过于是就直接回应了他“我什么都没想过”。
然后呢,他就“你是不是自由人无所谓,不过我往后还打算出《王国之心》的续作,
所以工作少不了你的”。
我听到这个后,就觉得还有工作的话就算是自由职业人也能够过活吧。
啊,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下村陽子。
“在跟任天堂討論後,『異度神劍 2』這個企劃正式開始,
而我直接前往 Square Enix ,帶著會被拒絕的念頭詢問野村是否能跟我合作。
但令我驚訝的是,他居然答應了,而這些就是整個事情的經過。”
-高橋哲哉。
熟悉野村哲也的人,或者說看了很多野村訪談的人,也知道他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
無論是自稱坂口的弟子,還是異度神劍 2的事情,
更甚是呼籲原制作人員來參與制作FF7的重制,
他或多或少也有暗示自己懷念以前和舊同事在Square制作的時光。
野村哲也:
“石井浩一先生最後離社的時候對我說「Square的創作精神就拜託你了」
我想「這份思念我必須珍而重之」。”
“Kiss me once, kiss me twice
吻我一次,吻我兩次
一度じゃ足りない
只有一次不夠
Kiss me once, kiss me twice
吻我一次,吻我兩次
あなたを下さい
請把你交給我”
-《誓言》
“why (野村) dun it”?
野村追求的也是“不變”,
他懷念以前的Square,想念已經離社的同事,
希望回到以前自己能愉快制作的那時候,
但是,這也只不過是野村他一個人的“無理的願望”。
所以野村是這樣說的:
“三人的关系描写会比较现实,会反映友情如何随着时间发生展开与变化。
KH不是现实主义作品,但我还是希望玩家们能从中感受到现实。
比如说我想你们小时候都有很多朋友、有亲友小团体,但年岁见长后很多事情都会改变。
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我现在能说的只有,请把游戏玩到最后,亲自看看会发生些什么。”
沒錯,光憑這樣仍舊無法壓挎野村哲也,
那是什麼壓挎了野村哲也這個想法?
野村在KH3開發期中有兩次波折,
其一是2014年更換引擎,
其二是2013年重新寫了一次KH3劇本。
而大家都知道,
2014年9月,SE宣佈野村哲也將不再擔任《FF15》的監製。
“悔しくて仕方がない
感到後悔也是沒辦法的
ダサいくらいしがみついたまま
因為放不下而就這樣狼狽的
眠りたい 毎日
睡著的每一天 ”
-《誓言》
相信有人從這段落開首就知道我想說什麼了,
誰在2013年“無能為力”呢?
又是誰無能、無助又渴望愛呢?
又是誰無法拯救任何東西呢?
是野村哲也。
野村的期待落空了,
他還是這麽弱小,
他甚至不能自保,
他無法救回V13,
他那無理的願望永遠無法實現,
現實就這樣殘忍地把擺在他眼前,
這件事大概讓野村明白到光靠“心”、感情、約定,
什麼也拯救不了,
所以他只能像無能、無助又渴望愛的Kairi那樣,流出每一滴淚(Omnis Lacrima)。
沒錯,我認為Kairi就是野村哲也在KH系列中的替身。
“約束はもうしない
已經不需要什麼承諾了
そんなの誰かを喜ばすためのもの
那只不過是為了讓誰開心而準備的東西”
-《誓言》
“或許連繫的心確實能夠成爲你的力量吧,反過來説,也有可能被相繫之人給予痛苦與負擔。”
“衹有某處潰堤的話,就會全倒了。”
-Luxu,
這裡讓我想到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
女主人公自幼把戀愛小說當成窒息生活裡唯一的拯救和夢想,
多次追求戀愛,卻不是被人所騙,就是發現對方並不如自己想像中那麼好,
最後她傾盡家財也沒能追到那一個夢,在自殺前夜,還在床上徹夜讀戀愛小說。
身處“Face my fears”和“Don't think Twice”的矛盾之中的野村潰塌了,
“我們的欲望和世界的供給永遠存在著鴻溝”,
如果死守著腦中那盡善盡美的天堂,那眼前的人間便只能成為地獄。
Ephemer:“即使是悲劇,我們不也應該挺胸向前邁進嗎?”
Ava:“不愧是Ephemer呢……
但是到了最後,你還能這樣想嗎……?”
“本当にこんな私でもいいの
你真的可以接受像這樣的我嗎?
ねえいいの
是真的可以嗎?
あんまり期待させないでほしいよ
希望你不要對我抱有太大的期待”
-《誓言》
為什麼野村哲也要逼害Kairi呢?
Chirithy:“又是你啊,蒲公英並不是逃兵。”
黑Chirithy:“哦,對了,
是要向未來延續的Keyblade使用者來着?
你要這樣說,這話當然好聽,
但就結果而言,
不還是對眾多的同伴見死不救嘛?”
說真的,我覺得在V13這事上,
起碼以前和他共事的舊同事是沒有責怪他的,
然而,野村十之八九是會有自責之心,
所以他就重新寫了一次KH3劇本,把Kairi的“無能為力”凸顯出來。
只要KH粉(我們)越罵Kairi是花瓶,
野村肩上的罪責就會變得越來越多,
對,野村是故意這樣做的,
他大概是想借助Kairi這個角色,讓粉絲辱罵在v13“這事件中無能爲力”的他吧?
由此讓他自己的良心比較好過一點。
不愧是野村,KH粉絲的一切行爲盡在他計算之中。
“Everybody finds love, in the end.
(每個人都會察覺真愛,只恨為時已晚。)
我怎麼能夠接受,再也無法見到你,
明明什麼都還沒能告訴你,明明什麼都還沒能告訴你。
就像看到剛剛綻放的花朵散落,
卻無能為力的樹一樣黯然神傷。
若果在一切的盡頭,愛確實存在的話,
不管多麽害怕,我也不會移開目光。”
-《櫻花流逝》,宇多田光。
所以我是不會罵Kairi的,
本KH黑可不能順着野村哲也的意思來行動啊。
4.永劫回歸
那麽,回到我在上篇《真心為你》提出的問題,
“人們又該如何應對苦痛呢?”
這個論點是由求其大大提出的,
跟LeiteRaicun院長和尼卡老師的論點一樣,
這裡就由不才的我擴展一下這個觀點。
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
查拉圖斯特拉儘管如何逃避從人世溫暖回到孤獨的命運,
並且在與命運的對話(即神秘的聲音)中,
不斷地編了許多的藉口以逃避孤獨的命運,
但最後他依然獨自離去,
獨自面對自己所必須存在從人世到孤獨,孤獨到人世的命運輪迴。
尼采在《權力意志》書中的一節這樣歸納:
「對這個思想我們以它最可怕的形式來想想看,
既沒有意義也沒有目標,由無出發又回到無,
是不可避免的回歸,永遠如此,
即『永遠的回歸』( die ewige Wiederkhr ),
這就是虛無主義的極限形式;『
無』(亦即無意義)一直持續到永遠!」
既然人擺脫神對我們的責任,
尋求自我決定自我存在的權利與自我負責的態度,
但是對於生命中許多不可抗的因素也只能以命運的運轉來解釋。
人生便是這樣與命運做永恆的對抗,
儘管你放棄或是怯於面對命運,
但命運依然會重新降臨你身上逼迫你去面對。
命運依然會重新降臨你身上逼迫你去面對,
所以傷痛是沒有辦法消除的,
沒有了彌賽亞(神),人類的罪行已經無法洗脫,
只能自己承擔下來。
4.中下篇總結
為了找到擺脫“傷痛”的方法,
我嘗試從幾個方向去分析,去找出可以同時拯救Sora和Kairi的可能性,
找出那天空和海洋的相交點。
FF13、FF零式和FF15依靠自我犧牲,拒絕了神明,爲生命帶來了重生的機會,
Xehanort也是這樣,希望透過清洗一切罪行,來爲生命獲得重生,
但Sora他們拒絕了“世界的重塑”。
基督教用一切行動來證明上帝的愛,等待在末世時上帝清洗罪行來擺脫痛苦,
透過彌賽亞自我犧牲來拯救世人,
但正如上面所說,
“試圖拯救想自我犧牲之人,就會孕育出新的自我犧牲,這就是所謂的負面連鎖。
或許連繫的心確實能夠成爲你的力量吧,反過來説,也有可能被相繫之人給予痛苦與負擔。”
Kairi也不會允許這種事發生。
於是,放棄彌賽亞救贖的人只能“與命運做永恆的對抗”,
《尼爾:自動人形》則是在失去神明的情況下,自動人形選擇繼續迷茫下去,
《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真嗣選擇在痛苦之下,繼續互相傷害,繼續堅忍,希望最終得到幸福,
但是,
“衹有某處潰堤的話,就會全倒了。”
尼采也嘗試找到解決辦法,
但最終也擺脫不了永劫輪迴的痛苦,精神崩潰,鬱鬱而終了。
所以,為了擺脫永遠的傷痛,
人類只能“Reconnect”,
佛教選擇修行來理解佛法,成爲佛陀,擺脫輪回和其帶來的苦,
但這必須會讓人類喪失“自我”
物質世界必定會崩解,擁有“自我”的人們(宇宙)是不會允許的。
“選択肢なんてもうとっくにない
早就已經沒有選擇了”
無論之後的故事怎樣發展下去,
如果按這種方向走下去的話,
只要Kairi希望與Sora“Reconnect”的話,
那她就必定是死路一條,
不如說所有擁有“自我”的生命都會期盼她的死亡,
如果Kairi真的變成這樣,那她就是“所有有形生命”的敵人,
作為“生命”的大家,就不得不得把Kairi千刀萬剮才行,
可恨的野村哲也只需要在續作為這可憐的小女孩挑選一個死法而已。
「天使又對我說,你所看見那淫婦坐的眾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國、多方。
你所看見的那十角與獸必恨這淫婦,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將她燒盡。」
(啟示錄17:15,16)
那麼就來選擇吧,
殺死所愛的Kairi,永遠承擔“失去”的痛苦,
還是,拋棄與他人的羈絆,讓所有人一起融進王國之心,獲得永遠的“安寧”?
來,選擇吧,Sora。
如果說暗之探求者是用來批評黑暗,來凸顯光明,
那麼光之守護者衹能用來批評光明,來凸顯黑暗,
一切都只為了證明人性的黑暗與痛苦。
沒錯,我也失敗了,
我沒能找到天空和海洋的相交點,
這世上根本就沒有可以讓Sora和Kairi的願望同時達成的方法,
這幾個方向也只是指向了絕望和無可救藥的結局,
光憑宗教、哲學或者科學去分析“心”,也只不過是傲慢的人所想的膚淺看法而已,
我什麼也沒有超越,
只是證明了在神明之下,自己的無知和無能罷了,
只是證實了這個世上根本沒有神明的“救贖”,
所以,這些分析本質上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我只是證明了:
現實是相當殘酷的,“愛”什麼也拯救不了,
完全沒有任何價值,沒有希望,死路一條,
就像尼采一樣,
即使他思考了一生,最後還是被自己的哲學逼進了死胡同,
他也沒能找到出路,就這樣抱着對生命的絕望感而死去了。
所有的“心”,所有的感情,所有的約定,
一切一切都是毫無價值、毫無意義的,
這個宇宙已經殘忍到連這麼一點希望也不允許存在了,
這個kh宇宙就是已經到了這種無可救藥的地步,
因此我在一開始就這樣斷言了:
“所有KH角色在最後也不會得到幸福”。
將死,
就如同傳說一樣,光明敗給了黑暗,
你再想想看其他戰略吧。
“還沒結束。”
咦?
“還可以戰鬥。”
不,這不可能,剛剛我應該已經將死你了。
“嗯,確實是千鈞一髮,
但已經確定的結局太無聊了,
我不是說過了嗎?
光明不僅是眼睛可見的部分。”
“Q3.你認為整個系列的主題是甚麼?
A3.定義甚麼是心。
野村:我把主題縈繞著“心”,和“肉眼無法看到的事情”,角色的感覺,角色對肉眼無法看到的事情”的看法,都是縈繞著這個想法,
連繋,友誼,約束,記憶,睡眠,和夢,
所有這些系列的關鍵字都連接着“心”。
此外,它們是所有人在生活上都關心的事物,
雖然它是一個幻想,它喚起強烈的同感,也許這就是這個系列的作品迴盪在我們自己的心的原因。”
“夢を空想で終わらせず、その想像の世界へ飛び込め。”
-《王國之心3》Trailer 首句。
後續請看《王國之心系列》讀後感-下篇 致最愛的你,
Reconnect.。
-
爲什麼這文比上一篇還長啊?!
這個中下篇自己都10萬字了!!
所以野村你爲什麼要把你寫給他人的情書塞進kh3啊!?
還把情信全球發售啊!?
還賣了600萬份啊!?
難怪橋本、安江、岡勝、下村他們的訪談都很愉悅地說得怪怪的,
這是什麼支援朋友戀愛的中學生團體呀!?
大家都是野村弟弟的守護天使麽!?
救命,太肉麻了,
我居然分析出這麼肉麻的東西出來了!!
啊!我自己也受不了自己!
拜託野村你了,不要再在外面丟人了!!
好,說回正題,
下篇正式總結“王國之心”系列了,
正式交出我自己的“什麼是王國之心”答卷了。
“鑰之所指,心之所向。”
-
參考資料與鳴謝:
1.Youtube
2.維基百科
3.《Fate Grand Order》
4.《宇多田光 誓言 我流中文翻譯》,水色菌,噗浪
5.《王国之心 安塞姆报告》,Meltina/huya,天幻網專題站
6.《电击PS野村哲也访谈:KH2.8里泰拉是和娜米妮进行过对话的》,SHiRO-王国之心中文驿站-,微博
7.《王國之心-手機遊戲-Union Cross--主線劇情03 中文字幕(2018最後的幾天釋出的--重要--3代相關)》,レンレン王者,Youtube
8.《FFversusXIII訪談大結集》,versus,巴哈姆特
9.《聖經》
10.《新世紀褔音戰士:真心為你》
11.《Don't think twice》及《Face my fears》歌詞采用宇多田光台版單曲專輯的翻譯
12.《文學賞析與閱讀教學》,劉漢初
13.《社长问:王国之心3D 梦降深处》全文翻译,z692689995,Stage1st游戏论坛
14.《直击野村哲也!《王国之心HD II.8 终章序言》发售访谈 》,SHiRO-王国之心中文驿站-,微博
15.《包法利夫人》,福樓拜
16.《櫻花流逝》,宇多田光,動心MTV
17.求其,噗浪
18.《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
19.《權力意志》,尼采
20.《尼采的永劫回歸》,吳文成
21.《4月5日Fami通野村訪問(完整)》,jason940728,天幻網
22.《簡短卡巴拉生命之樹介紹》,Laimen
23.《王國之心3》台詞取錄自官方中文
24.我自己翻譯的一堆U本和寫的《偽典》,名字太長不一一節錄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