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2012

論張愛倫〈家族日誌〉敘述角度的變換

 


張愛倫的〈家族日誌〉是短篇小說(1),全篇主要分為七個部分,每一個部分之間也是以空白單行作相隔。全篇均是使用第一人稱「我」來作出獨白,但從小說當中的部分內容,可以得知七個部分是各由七個不同家族家員的角度所作出的獨白,當中的順序為:「二姊」、「小妹」、「母親」、「小弟」、「父親」、「大姊」、「大哥」,以此讓讀者能夠透過不同家族成員的獨白,用不同角度來觀看這一個家族。


  先說第一部分,這部分敘述的角度是「二姊」,從小說中:「阿父說:必需找一份工作。你姊姊每月賺一千塊錢。」、「小妹在搖電話」和「小弟從上層下來。」,這三句均顯示出這部分敘述者的身份,是兒女中排行第二,這顯示出敘述者是剛畢業且沒有工作,被父親與姐姐作比較而有很大的壓力。最後寫:「我祇知道:我寧願是小妹。」顯示抒發出自己羨慕「小妹」的心情,之後的部分的敘述者就是「小妹」。


第二部分的敘述角度是「小妹」,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中開首都是「鐘聲叮叮。」可見敘述角度已有轉變,且在第一部分「小妹在搖電話:聖誕花今日發神經,測驗,交白卷。」,由此對應第二部分「聖誕花今天不測驗……」,可見第二部分的敘述角度已轉換成「小妹」,從小說中「我喜歡外國的『十七歲』,也買不起。」可見「小妹」仍是求學階段,且是追求流行的青少年,最後寫:「我羨慕媽。她最有錢。」使用相同的方法,把敘述角度轉移至下一位家族成員。


第三部分的敘述角度是「母親」,第三部分寫了開首表達出與第一和二部分的開首屬同一時段,也代表出敘述角度作出了轉變,而且從「孩子們」,可以知道她的身份,之後的「我一病就病了十多年……」可以顯示出她的現況,她患了慢性病,無法方便行走,所以她很羨慕「小弟」健康的身體,正如末句:「如果我的身體像小弟那般,我就滿足了。」而且這句亦把敘述角度轉移至「小弟」。


第四部分的敘述角度是「小弟」,這裏的開首與之前三部分開首的時間不一樣,「我低下頭很快很快地吃飯。」顯示出這是晚飯時段,且說明了家中成員的稱呼,,而在這一部分「小弟。」這裏首次把敘述者的身份明顯的點出了姓名。「玩有什麼不好」,這一句顯示出小弟愛玩不愛學習的性別,當中「我寫,我願意變作我爸爸……」,既顯示出他渴求父親的權威,與上面的部分一樣,引出了下一部分。

 

(1) 凌逾,〈聯想像曲式——西西小說的文體實驗〉,百度文庫,2007,第5頁,詳參http://wenku.baidu.com/view/459e22c20c22590102029da5.html。


第五部分的敘述角度是「父親」,這部分的時間亦是晚飯時段,而且後面提到的「六十六歲」和「孩子們使我生氣」,顯示出他的身份,這部分首次明顯的提到了「大姊」,在朋友出殯的劇情中,他亦表示出自己的壓力,羨慕大姊的自由,「她像一隻鳥,現在還是那麼自由自在的,而我,我已經老了。」把敘述角度轉移至「大姊」身上。


第六部分的敘述角度是「大姊」,這部分開首是深夜,並有數出家人的數量,而在這部分中,大姊表達出分擔家庭經濟的辛苦,感覺生活沒意思,而在這部的中間提到了「在家中我並不是最大的,他們有一位兄長。」,是之前並沒提及的家旅成員,「他把背上的背的包裹都交了給我。」而在最後也顯示出羨慕之情,由此引入「大哥」獨白的部分。 


第七部分的敘述角度是「大哥」,已經有另一個家庭的大哥,表達出自己為了自己妻女的幸福,而不停的辛勞工作,而在這部分的最後,除了母親,其餘的家人也來探望大哥,也首次清晰的列出了家人的名稱,最後以「我衹知道,滿街的行人,空着眼睛走過,他們卻來看我。」作出總結。


作者作出不同的敘述者的獨白,透明轉變敘述角度,把一些尋常的家庭事描寫出來,具體把家庭成員的感受,並具體展示出一個完整的家庭。



















參考書目:

(1) 凌逾,〈聯想像曲式——西西小說的文體實驗〉,百度文庫,詳參http://wenku.baidu.com/view/459e22c20c22590102029da5.html。


11/09/2012

比較李白與謝脁的《玉階怨》的寫作手法與深層意思

 


不同的朝代皆有詩人以《玉階怨》為題,雖然題目相同,但內容意義卻各有不一,主要有四篇,分別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五言古詩、南齊詩人謝脁的樂府詩、南齊詩人虞炎的五言詩和唐代詩人鄭錫的五言詩。


  此論文是以李白所作的《玉階怨》和謝脁所作的《玉階怨》作比較,由於二人所作《玉階怨》的詩歌類型皆是宮怨詩,而且內容都是寫美人思念他人的內容,所以在內容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可比性。而在深層意義方面,李白所作的《玉階怨》主要寫人和寫景,但並無深層意義,相反,謝脁則是表達一種深層思想。因此,本文會比較兩文的寫作手法和深層意義,以下將先分析兩文的表面意義。




  《玉階怨》作者李白是盛唐時代的詩人,又稱「詩仙」,李白的《玉階怨》是一首五言古詩,全文共四句,此詩主要是抒寫「宮怨」,原文為: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表面意思是由玉石堆砌的階梯覆蓋了露水,夜裡獨自一人站在台階邊很久,因此被露水沾濕了由絲織而成的襪子,於是回到房間內放下水晶窗簾,隔着窗簾望着玲瓏的月亮。



  另一篇《玉階怨》的作者是謝脁,他是南齊時期的詩人,為「竟陵八友」之一,這首詩的體裁是樂府詩,出於《樂府詩集》,全文也是四句,原文為:


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表面意思是主人公在黃昏裡,殿門的窗外已經垂下了珠簾,看著窗簾外的螢火蟲發着閃光飛來飛去,直至深夜來臨休息,主人公在深夜裡打算自己縫製羅衣,心中的思念是無盡頭的。




  在寫作方法方面,李白所作的《玉階怨》是抒寫一名主人公忍不住思念之苦,走出台階邊等候她所思念的人,「玉階」表示出這裡是室外,「生白露」表示已經等至階邊的白露也生出來了,以此來凸顯主人公在室外已等候多時。之後一句,「夜久」再次證明主人公等了很久,也反映出主人公的心冷,「浸羅襪」反映出主人公對其他事情並不在意,直至露水沾濕了厚厚的羅襪,這裡不僅再次強調了主人公等候了很長的時間,而且還說明出主人公只專注在等候的這件事情上,一直期望,最終失望。


下一句就是「卻下水晶簾」,雖然只是說出放下水晶窗簾,但是這句也表示出主人公放棄了等候那人歸來的期望,回到了房間的動作,同時也表達出了主人公的心中的幽怨,對等候這事的絕望的心情,以描寫主人公的心理狀況。最後一句是「玲瓏望秋月」,承接上一句,這裡的「望秋月」表示出主人公隔着窗簾望着玲瓏的月亮的動作,也表示出她再次失神思念,「玲瓏」是說明月的狀況,而玲瓏的明月反映出主人公心中的幽怨和思念。


  李白在這詩裡不用一筆一墨描寫人物的外貌和人物的心情,這首詩亦無用一詞一語表示出詩歌的背景和人物,他只是單純用前兩句描寫景物和後兩句描寫人物動作,不用一個「怨」字,把主人公心中的「怨」表達出來,這就像詩中的主人公雖心中有所怨,但無法說出來。李白這詩以描寫景和人的方式來抒發主人公的心理狀況,這是這詩的寫作方法。



  而詩脁的《玉階怨》,詩中第一句的「夕」字表示出當時的時間是黃昏,也營造出惆悵的氣氛,而「殿」字則表達出當時的地方法,兩字合起來可解釋,由於當時對妃嬪們來說,黃昏時分是決定他們有沒有緣得到恩寵,所以主人公為宮中妃嬪,「下珠簾」則表示出她再次失去了恩寵的機會。第二句則描寫螢火蟲的活動,螢火蟲主要在無人的地方出現,而且出現於夏天和秋天,這裡由螢火蟲的特色可以看到時間和宮殿之大,亦可以凸顯出妃嬪空虛的感覺。


  而下一句「長夜縫羅衣」,雖然是直接描寫出女主人公的動作,但也表達出時間的轉移,時間已經由黃昏變成深夜,「縫羅衣」這一動作表示出她的寂寞,希望得到君主恩寵的願望。最後一句「思君此何極」直接把女主人公的感覺寫出來,表達出心中對君主的思念是無盡頭的。



  總看兩篇的寫作手法,李白的《玉階怨》當中的寫作手法更佳,因為謝脁的《玉階怨》中,第四句把女主人公的心理世界完全表示出來,在寫作方法不及李白,雖然兩者句數和字數相同,但李白在四句中只是單純的描寫人物和景物,就能把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況清晰的描寫出來,雖然謝朓的格式標淮,音韻配合,講究對仗,但反而謝脁則浪費太多筆墨於表達背景、人物、時間和背景,最後以平鋪陳述的方式把女主人公心理寫出來,文字不夠李白簡潔有力,而且文字內含的意思亦不夠李白的《玉階怨》多,少了一種美感,因此李白的《玉階怨》的寫作手法較謝脁的《玉階怨》較佳。




  在深層意義方面,李白的《玉階怨》中描寫了一名女子在等他的愛人回到她的身邊,至於從詩中「玉階」和「羅襪」,可以看出該女子的身份為宮中紀繽,「侵羅襪」,「卻下水晶簾」顯示出女主人公一步步放棄,最後達至「卻下水晶簾」,女主人公把等候一事放棄了,「玲瓏望秋月」顯示出她仍然不能睡覺,所以寂寞的看著月亮,由此說明和顯示女主人公的幽怨。但李白只是單純描寫景物和動作,很好的強調出女主人公的幽怨之情,卻忽略了深層意義,沒有由此帶出一些諷刺社會或更深一層的意義,因此,李白的《玉階怨》主要是寫景,並無大多的深層意義。


  

  謝脁所作的《玉階怨》第一句「殿」和「珠簾」,也顯示出女主人宮是宮女,而且整句顯示出皇帝不會來到殿裡,之後再透過描寫「流螢」來暗示宮女的寂寞,第三句「長夜縫羅衣」,雖然和李白《玉階怨》中女主人公望月一樣,宮女也因思念不能眠,因此縫羅衣來消磨時間,同時在長夜裡以指出她對皇帝下次會來而抱著期望,只能無奈的縫著羅衣,等待皇帝的來臨,最後一句的「此何極」更是把宮女一生只能無窮無盡的思念和等待的命運表達出來,謝朓透過這詩不僅抒發出宮女的在深宮中被冷落的哀怨,把宮女一生只有等待命運的悲慘寫出來,凸顯出宮女長年不見君主的怨情,還在諷刺中國幾千年來皇帝享有最高的權力,而且為了繁衍,能夠擁有後宮三千,卻無視了女性的自由,宮女們必須忍受遭受一個權力的打壓,這樣的打壓令她們失去了自由,令她們受到了精神和心靈的壓迫,謝脁就是想透過這詩來諷刺這種腐敗的制度,希望能夠讓其他人知道這維持了幾千年的制度所帶來的傷害,謝朓就是想帶出這麼一種思想。



  總看兩詩在深層意義方面,謝脁的《玉階怨》透過描述宮女們的動作和感受把這種反對壓抑他人自由、心靈的思想和感情傳播出來,而相反李白的《玉階怨》則把重點放在抒發女主人公的幽怨,卻沒有相關的深層意義,由此可見,謝脁的《玉階怨》在這方面比李白的《玉階怨》更佳。



  

  總結兩方面,李白的《玉階怨》在寫作技巧方面更佳,而謝脁的《玉階怨》在深層意義方面做得更佳。



註釋:

  1. 百度百科,玉階怨,〈http://baike.baidu.com/view/383742.htm#sub6734464〉,2012-03-12更新。

  2. 維基百科,玉階怨,〈http://zh.wikisource.org/zh-hant/%E7%8E%89%E9%9A%8E%E6%80%A8〉, 2008年4月10日更新。

  3. 《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