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2012

論張愛倫〈家族日誌〉敘述角度的變換

 


張愛倫的〈家族日誌〉是短篇小說(1),全篇主要分為七個部分,每一個部分之間也是以空白單行作相隔。全篇均是使用第一人稱「我」來作出獨白,但從小說當中的部分內容,可以得知七個部分是各由七個不同家族家員的角度所作出的獨白,當中的順序為:「二姊」、「小妹」、「母親」、「小弟」、「父親」、「大姊」、「大哥」,以此讓讀者能夠透過不同家族成員的獨白,用不同角度來觀看這一個家族。


  先說第一部分,這部分敘述的角度是「二姊」,從小說中:「阿父說:必需找一份工作。你姊姊每月賺一千塊錢。」、「小妹在搖電話」和「小弟從上層下來。」,這三句均顯示出這部分敘述者的身份,是兒女中排行第二,這顯示出敘述者是剛畢業且沒有工作,被父親與姐姐作比較而有很大的壓力。最後寫:「我祇知道:我寧願是小妹。」顯示抒發出自己羨慕「小妹」的心情,之後的部分的敘述者就是「小妹」。


第二部分的敘述角度是「小妹」,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中開首都是「鐘聲叮叮。」可見敘述角度已有轉變,且在第一部分「小妹在搖電話:聖誕花今日發神經,測驗,交白卷。」,由此對應第二部分「聖誕花今天不測驗……」,可見第二部分的敘述角度已轉換成「小妹」,從小說中「我喜歡外國的『十七歲』,也買不起。」可見「小妹」仍是求學階段,且是追求流行的青少年,最後寫:「我羨慕媽。她最有錢。」使用相同的方法,把敘述角度轉移至下一位家族成員。


第三部分的敘述角度是「母親」,第三部分寫了開首表達出與第一和二部分的開首屬同一時段,也代表出敘述角度作出了轉變,而且從「孩子們」,可以知道她的身份,之後的「我一病就病了十多年……」可以顯示出她的現況,她患了慢性病,無法方便行走,所以她很羨慕「小弟」健康的身體,正如末句:「如果我的身體像小弟那般,我就滿足了。」而且這句亦把敘述角度轉移至「小弟」。


第四部分的敘述角度是「小弟」,這裏的開首與之前三部分開首的時間不一樣,「我低下頭很快很快地吃飯。」顯示出這是晚飯時段,且說明了家中成員的稱呼,,而在這一部分「小弟。」這裏首次把敘述者的身份明顯的點出了姓名。「玩有什麼不好」,這一句顯示出小弟愛玩不愛學習的性別,當中「我寫,我願意變作我爸爸……」,既顯示出他渴求父親的權威,與上面的部分一樣,引出了下一部分。

 

(1) 凌逾,〈聯想像曲式——西西小說的文體實驗〉,百度文庫,2007,第5頁,詳參http://wenku.baidu.com/view/459e22c20c22590102029da5.html。


第五部分的敘述角度是「父親」,這部分的時間亦是晚飯時段,而且後面提到的「六十六歲」和「孩子們使我生氣」,顯示出他的身份,這部分首次明顯的提到了「大姊」,在朋友出殯的劇情中,他亦表示出自己的壓力,羨慕大姊的自由,「她像一隻鳥,現在還是那麼自由自在的,而我,我已經老了。」把敘述角度轉移至「大姊」身上。


第六部分的敘述角度是「大姊」,這部分開首是深夜,並有數出家人的數量,而在這部分中,大姊表達出分擔家庭經濟的辛苦,感覺生活沒意思,而在這部的中間提到了「在家中我並不是最大的,他們有一位兄長。」,是之前並沒提及的家旅成員,「他把背上的背的包裹都交了給我。」而在最後也顯示出羨慕之情,由此引入「大哥」獨白的部分。 


第七部分的敘述角度是「大哥」,已經有另一個家庭的大哥,表達出自己為了自己妻女的幸福,而不停的辛勞工作,而在這部分的最後,除了母親,其餘的家人也來探望大哥,也首次清晰的列出了家人的名稱,最後以「我衹知道,滿街的行人,空着眼睛走過,他們卻來看我。」作出總結。


作者作出不同的敘述者的獨白,透明轉變敘述角度,把一些尋常的家庭事描寫出來,具體把家庭成員的感受,並具體展示出一個完整的家庭。



















參考書目:

(1) 凌逾,〈聯想像曲式——西西小說的文體實驗〉,百度文庫,詳參http://wenku.baidu.com/view/459e22c20c22590102029da5.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