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2013

《爸爸爸》讀後感

   文中大多角色也沒有透露全名,很多角色也只是給予寨民、後民等稱呼,以下說一說當中主要角色的特質和其凸顯的根。


  丙崽是文中的主角,他在文中的形象一直是一個弱智和傻子,外形是奇怪猥瑣,,他有四個獨特的特徵,其一為他只懂說「爸爸」和「X媽媽」,其二為未老先衰,雖然他母親曾經說過他只有「十三歲」,但文所說他明顯老了,額上有了皺紋。其三為他總是長不大,他永遠也只是「十三歲」,還有一個是他生命力強,打不死也餓不死,亦毒不死,在文中結尾他被灌毒藥後仍然生環。


丙崽這個人物凸顯出不少中國的根,其中提及的他是永遠的十三歲,是象徵中國永恆不變的儒家「十三經」,而「爸爸」「X媽媽」代表著男女繁殖,象徵民族繁衍,而他的生命力強象徵著民族的堅韌,而最後可以綜合出他是代表著中華民族 。


  而在故事中人們對丙崽在前後部分有變化,前半部分是輕看丙崽,認為他可有可無,而且寨民喜愛欺負丙崽,而中間經過祭谷神事件後,突然天降霹靂,寨民認為天神要阻止他們殺丙崽,就把他視為神仙,稱他作:現相公、丙大爺、丙仙,並將他所說的「爸爸」、「X媽媽」視為陰陽二卦的占卜術。 


  

  第二個主要角色是丙崽娘,即丙崽的母親,她的主要特徵是口音古怪,而且八卦,並愛說是非,文中提及: 「聽到婦女談祭谷神,她積極參與其中。」和 「丙崽娘看到仁寶用木棍對母牛進行研究,丙崽娘四處向人嘀咕」,而由於她和丙崽是單親家庭,因此她希望擁有完整的家庭。


  第三個主要角色是德龍,他是文中第三個出現的有名字的角色,文中寫他最會

唱歌,外貌是沒有鬍子,眉毛也淡,眉淡如水,是一個孤貧之相,人們對他的淡眉毛看不上眼。


  他經常調戲婦女,象徵風流成性,而他的聲線尖而細,顯示他娘娘腔,他經常也嬉皮笑臉地被大家取笑 ,象徵了中國人膽小怕事,厚面皮。



第四個人物是仁寶,他本名是石仁,他與父親經常有矛盾,因為他崇拜外國,批評保守,並盲目認為外國事物必定比中國好,而且他認同外國人是自己的同志,他對性也非常有渴求。


  而雖然仁寶崇外,但內心仍存有中國劣恨性,他既嘴甜舌滑,又虛偽,而且自尊心非常重,喜愛欺善怕惡,對任何事也拖延,惰性也很重,而且他很好色,這些都是他凸顯出現的不少中國人劣根性。



  第五個角色名叫仲滿,是一個裁縫,他與兒子經常有矛盾,因為他尊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並批評並看不起崇外風氣,認為中國事物必定比外國好,而且崇拜古代聖賢人,與兒子不同,他非常討厭女性的存在。


  他所凸顯的劣恨性有很多,鄙視同鄰,沒有同情心,橫蠻無理,而且不順意就怨天怨地,將問題都訴諸神怪,且盲目沉信,必定要遵從死亡的禮法,因此他是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思想,而他的兒子就是代表著西化思想,他們的衝突就代表著中西文化的衝突。


  之後是一些以稱呼代表的角色,他們也各有特徵和凸顯的劣根性。


  第一個是後生,後生是指雞頭寨的年輕人,他們見到曾經出外的仁寶,就自卑起來,凸顯中國人對對外國所產生自卑感,卻喜愛沾光,而他們知卻裝作知道,並且盲目相信和盲目跟隨。


  第二個是普通民眾,他們是雞頭寨的村民,通常作為旁觀者,他們大多透過不同事件的反應來凸顯中國的劣根性,他們凸顯了中國人自私自利,對生命無同情心,冷血,而且說丙崽娘是非,指指點點,可見他們愛說是非,以訛傳訛,愛傳謠言,而且他們迷信,盲目相信巫師之說,去炸雞頭,並發動戰爭,而他們相信文中被認為智力有問題的丙崽,顯得比丙崽更愚昧無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